“石头剪刀布!”“我赢了,我变成凤凰了!”“我又变回小鸡了?”……6月6日下午,我校22网络1班传来阵阵紧张而兴奋的欢呼声,班级里洋溢着开心的笑声,大家体验着心理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放松。这是由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实习教师李丽敏带来的实习汇报课《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》——挫折主题教育课。

课程开始,李老师以“生物进化论”游戏作为课堂的热身活动,帮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直观地体验挫折和失败,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——挫折。随后李老师了解同学们对挫折的认识,并给出挫折的定义,并通过动画视频帮助大家对挫折有更加生动形象的认识。随后李老师引导同学们以“海浪”的形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挫折进行绘画呈现。之后,李老师利用认知ABC理和三I理论,引导同学们对如何认识挫折、应对挫折进行了深入思考、讨论和分享。
一年级新生正处于青春期,既充满生机、活力,也充满矛盾、困惑,他们开始积极探索自我、他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。在成长的探索过程中,学生会遇到一系列的挫折事件,如果不能较好应对,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反应。本次挫折教育课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,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与技巧,从而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,提高应对能力。相信同学们在日后遇到挫折时也能够及时调整自我认知,乘长风破万里浪,在人生沧海中勇往直前!
除了挫折教育主题课,我校另外两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实习教师刘晨昕、孙萌萌也分别开展了情绪调节主题和青春期异性交往主题汇报课。
刘晨昕老师带来的主题是《与情绪对话》。通过系列活动和情境案例,刘老师帮助同学们了解情绪的分类、情绪产生的原因,借助情绪ABC理论和大家总结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。正值六一儿童节,刘老师在课堂结束后给大家分发了糖果,寓意希望大家永葆童心,热爱生活,保持良好、积极的情绪。

孙萌萌老师就异性交往话题开设了心理课《成为“可爱”的人》。课程伊始,她借助OH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爱情。孙老师结合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和马斯洛对于爱情的解释,在认知层面向学生澄清了爱情的三个维度以及其产生的原因,并带领学生思考、讨论如何理解爱、选择爱,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。

在汇报课活动开始前,每一位实习教师都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了精心准备,和指导教师反复探讨每一个教学环节,不断优化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,争取以最完美的教学设计呈现本次汇报课活动。在汇报课结束后,指导老师对每堂课进行了细致点评,帮助实习教师进一步成长。
三位实习生在我校实习期间,全方位参与学校心育工作,表现优异。希望实习生能够再接再厉,带着热情与梦想,在心育之路上勇往前行!
(文/图:学生工作部李志霞;;审核:学生工作部王祥)